生鮮電商在最近一兩年十分火爆,被稱為是中國電商下一個千億市場,在市場增長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各大電商以及傳統巨頭也是動作頻頻:京東7000萬美元領投天天果園;阿里巴巴投資易果網;有意思的是,亞馬遜也公布了密謀多時的生鮮館,包括美味七七、21cake、都樂中國、獐子島。 蘇寧超市上線蘇鮮生正式進軍生鮮品類、華潤萬家上線e萬家主營生鮮類目、還包括順豐的生鮮電商順豐優選等。
如今在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上形成了三大陣營競相追逐市場的局面。第一類陣營是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大電商平臺生鮮頻道,第二類陣營是以本來生活網、沱沱工社、我買網、天天果園等為代表的垂直生鮮電商平臺,第三類是傳統超市O2O生鮮電商,例如永輝超市。
目前中國生鮮電商狀況:
1、沒有霸主;
2、垂直的比做全產業鏈的多,垂直更容易;
3、生鮮電商模式包含B2C O2O F2C(農場直供)C2B(私人定制);
4、以社區終端為入口有佑康-祐惠、e廚時代8;
5、半成品模式,比如小農女送菜等。
6、冷鏈配送太難,訂單不夠,成本太高。
2014年全國總共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其中盈利的只占到1%,其余的99%中大部分虧損,小部分勉強盈虧平衡。倉儲、冷鏈物流、正常損耗讓生鮮電商成本居高不下,成為限制生鮮電商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正因為如此,垂直生鮮電商平臺相對全產業鏈的電商平臺更容易實現盈利。
生鮮電商的未來趨勢:高速藍海 抓住O2O目前中國生鮮市場規模接近1萬億,而電商的滲透率還不到3%,生鮮電商市場容量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長,預計2018年將破千億生鮮電商仍然一片亟待開發的藍海。未來幾年內,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以及資本將進入生鮮電商市場,搶占市場開拓期的紅利。由于生鮮電商對于倉儲冷鏈配送,商品品控要求極為嚴格,市場已經形成了較高的行業壁壘,資金短缺、實力薄弱的初創公司將面臨極大壓力,而先進入市場已經站穩腳跟的企業則已經擁有了先發優勢。但是冷鏈物流配送這一塊短板仍然限制著生鮮電商的發展。生鮮電商的損耗率在5%-8%,物流成本在20%。要控制損耗率,從商品采購層面上,需要從源頭就對商品進行嚴格篩選,加強商品的品質控制,保證商品的新鮮度和實效性。
從倉儲運輸層面上,一方面提升整體倉儲的能力,保證各類生鮮商品的有效保存,另一方面也要提升生鮮配送的技術,尤其是冷鏈配送技術,降低商品在運輸環節出現的損耗。物流成本的降低,也要依托冷鏈配送技術的發鋪優勢的O2O模式將會成為這些傳統企業的最佳選擇。
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生鮮物流配送體系,大多數生鮮產品走的還是自然物流配送。而冷鏈高昂的建設成本成為生鮮電商最頭疼的問題。 據河南貨架廠名赫貨架了解,一個4000平方米左右冷倉的建設成本就在2000萬元以上,如此高昂的成本投入只有大資本才能玩得起。正因為如此,本投入只有大資本才能玩得起。正因為如此,冷鏈配送也被稱為電商物流的珠穆朗瑪峰。雖然建設成本高昂,但冷鏈物流配送是生鮮電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誰做得越快,做得越好,誰就將迅速獲得市場份額。
生鮮O2O也是未來生鮮電商發展的一個方向,預計會在這兩年全面爆發。傳統線下超市以及生鮮零售商已經逐漸感受到來自線上壓力,而依托于自身線下店年人以及老年人,這類人群主要在線下超市以及菜市場購買生鮮產品,不習慣在線上網購。該部分人群已經很難改變其固有的購買習慣,生鮮電商平臺上主力的消費人群還是年輕人群。大眾化的食材面臨著線下超市、菜市場的沖擊,而特色化的高品質生鮮產品更受年輕人的歡迎。中國生鮮電商的消費主力人群主要是28-38歲的年輕白領。這類人群購買力強,對生活品質要求也高,樂意選擇品質更好,更安全的生鮮食材。以本來生活網為代表的中高端生鮮電商平臺將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