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 點擊人次:777
本溪市實施“山城英才計劃”
廣泛集聚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
(簡 版)
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高端人才和團隊
支持破解關鍵核心技術或重大科技成果在溪轉化興辦企業、為推動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創業團隊,按業績貢獻給予最高100萬元資金補助。
對由“兩院”院士等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團隊,“一事一議”給予支持。
(二)急需緊缺人才
對新引進或柔性引進的來溪工作的企業急需緊缺人才,按其年度業績貢獻和企業實際支付其稅前勞動報酬的5%至15%比例,給予一般不超過3年、最長5年期,每年最高15萬元資金補助。
(三)青年人才
對新進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從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員,給予2年期每人每年20萬元生活補貼。
對科技型企業、優質中小企業新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及優秀高職、中職畢業生,分別給予3年期每人每月2500元、1200元、600元、300元、200元生活補貼。
對畢業3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鄉鎮(涉農街道)、村創業給予不超過3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
科技創新人才可申請“拎包”入住7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公寓,居住期限一般不超過7年。
對畢業3年內的外地生源全日制本科以上畢業生或在校生,有意來溪求職、創業和實習見習的可申請最長不超過1年的免費住宿或給予租房補貼。
二、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
(四)
給予每人20萬元獎勵。
(五)青年拔尖人才
給予每人5萬元獎勵。
(六)優秀工程師
給予每人最高3萬元獎勵。
(七)優秀高技能人才
給予每人最高3萬元獎勵。市級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前5名的選手,給予最高1萬元獎勵。
(八)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給予每人最高3萬元獎勵。
(九)優秀教學人才
給予每人最高3萬元獎勵。
(十)優秀醫學人才
給予每人最高3萬元獎勵。
(十一)農業專家
給予每人最高3萬元獎勵。
(十二)高層次金融人才
給予每人最高3萬元獎勵。
(十三)杰出專項人才
“一事一議”擇優給予獎勵。
(十四)專業實用人才
根據全市發展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組織優秀應用型、基礎研究型、經營管理型及金融等方面人才進行職業發展能力提升專業培訓,給予一定培訓補貼。
三、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十五)重點創新平臺
對新設立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20萬元資金補助。
對新設立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各類創新中心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平臺,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資金補助。
(十六)新型研發機構
對生物醫藥、鋼鐵冶金、裝備制造、綠色建材、數字本溪等產業領域支撐性和貢獻度高的新型研發機構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團隊,給予最高100萬元資金補助。
(十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支持經認定的科技領軍企業開展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對其承擔的市級以上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補助。
對列入市級“揭榜掛帥”的項目,給予發榜企業最高100萬元資金補助。
對新認定的市級中試基地給予20萬元資金補助。
(十八)柔性引才平臺
對新設立院士工作站、院士聯系點的單位,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資金補助。
對新設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單位,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資金補助。
對創建優秀專家工作站示范站、學會服務站示范站的單位,給予10萬元資金補助。
(十九)智力服務平臺
支持科技特派團和科技特派員進村入企開展科技服務,分別給予最高5萬元、2萬元資金補助。
支持建立創新工作室聯盟,推動勞模、工匠、技師等高技能人才“聯智聯技”解決生產經營技術難題,給予最高30萬元資金支持。
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二十)擴大事業單位自主招聘權
主管部門會同用人單位根據人才需求自主組織實施公開招聘,支持黨校和公辦學校、公立醫院、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采取公開招聘、校園招聘的方式引進人才。
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員,經過認定的急需引進的高層次、短缺人才,可采取考核的方式進行,落實相應人才待遇。
(二十一)建立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事業編制“周轉池”
將編制資源向全市需要人才支撐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傾斜。
(二十二)健全人才評價體系
急需緊缺人才、科技成果轉化成績優異人才、在企業工作的博士后等,可破格申報或直接認定職稱。
允許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
深化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改革,鼓勵引導企業開展自主評價,同時推動第三方社會評價。
(二十三)支持離崗創業和兼職創新
科研人員離崗創業時間最長可達8年,可破格申報相應專業技術職稱。
五、優化服務保障
(二十四)人才榮譽激勵
定期評選一批“本溪市優秀專家”,管理期內給予每月1000元津貼補助。
開展“本溪市突出貢獻人才獎”評選活動,對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取得優異成績的優秀人才,授予榮譽稱號并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二十五)人才住房保障
采取自建、購買、配建、改建、租賃等方式推進人才公寓建設,打造高品質“科學家花園”。
支持推動高新區“中國藥都”和兩縣四區深度挖掘利用各類房產資源籌建人才公寓,鼓勵支持企業及用人單位多渠道解決人才居住需求。
(二十六)人才交通保障
推進沈陽現代化都市圈一體化合作,優化城際交通出行環境。
開通“定制公交”“定制班車”等出行方式,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交通出行“VIP通道”,保障重點企業和人才交通便捷。
(二十七)人才就學保障
分層分類提供子女入學服務,重點向青年人才傾斜。
(二十八)人才醫療保障
為省級以上人才計劃入選者及相當層次人才和市級優秀專家辦理專用健康證,享受就醫“綠色通道”服務。
每年為市級以上優秀專家安排1次免費體檢。
(二十九)“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
提供人才認定、證件辦理、政策咨詢、項目申報、服務申請等綜合服務。
(三十)“一卡通”人才服務舉措
建立“溪才服務聯盟”,為高層次人才發放“山城英才卡”,持卡人按類別層次享受就醫問診、文體休閑、餐飲住宿、交通出行、企業宣傳等方面優惠政策以及安家落戶和金融、法律、通訊等便捷服務。
4月份本溪市企業校園招聘明細